学巴书馆 > 墨宝非宝 > 一生一世,美人骨 | 上页 下页 |
八二 |
|
雨刷不停摆动着,看起来有越来越小的趋势。 到车开出上海时,雨真停了。 上海周边总有很多小镇,如同王家的宅院,她只去过那么一次,也是深夜,至今也搞不清是什么地名。今晚他开来的地方,她也不认得。 他把车停在小镇入口的停车场。 雨刚停,石板路还有积水。 幸好她没穿高跟鞋,在他手扶下,跳过过大的水洼。 临河岸,靠着几艘船,岸上便是小巧的饭店。船都不大,最多都是容纳两桌,周生辰定了其中一艘,两个人坐上船,船家便递来了菜单。 “今晚就这艘还空着,两位真是好运气。” 时宜笑,低头翻看简单的只有两页的菜单。 由不得挑拣,来这种地方,吃的只能是风景了。 她怕他吃不饱,点了几个硬菜。 “二位稍等,菜好了,就离岸。” 船家跳上岸,就剩了他们两个在船上。两侧只有齐胸高的围栏,有烛台,没有灯,最舒适的竟然是座椅,相对着,都是暗红色的沙发式样,身子小些完全可以躺着。如此端坐,也是深陷进去,舒服的让人想睡。 “你来过?”她好奇看他。 周生辰笑着摇头:“第一次来,临时问的别人。” 她估计也是,这位大少爷,绝对不是享受这种生活的人。 船微微晃动,船家折返,有些不太好意思地问:“岸上有两个年轻人,也想上船,我说这船被包了,他们想要我和两位商量商量,能不能将空着的桌子让给他们?” 船家指岸上。 两人同时望了一眼,看上去最多二十出头的模样,小情侣。 男孩子很紧张地望着他们,看到他们转头,忙悄悄双手合十,拜托他们一定要同意。时宜笑了声,听到周生辰说:“我没问题,我太太也应该没问题。” “嗯,让他们上船吧。” 船家越发对这一对眉目良善的男女有好感,招呼那两个小青年上了船。两桌之间本就有竹帘,放下来也便隔开了。菜上了,船也开了。 才离开河岸没多久,竟又下起了雨。 她听到珠帘后年轻男女的小声说话,大概在算着这一日的花费,核对的十分仔细,从头到尾女孩子都在哀怨,这里多用了,那处该省下:“你看你,钱这么少了,还要在这船上吃饭” 声音很她听清了。 她想起,刚毕业时进棚录音,有个实习的录音师和他的小女友。两个人每天精打细算,从周一到周五每顿饭是什么菜都安排好,就是为了,周末能吃顿好的,或者每月末到周边去走走。这是绝对属于年轻人的浪漫。 她忍不住对他打眼色,小声笑。 “怎么了?” 周生辰靠在沙发上,右手臂搭在一侧,不解看她。时宜换到他身边,悄悄在他耳边,重复那个女孩子的话。她说完,想要简述自己的心情,周生辰却懂了的神情:“羡慕?” 她笑:“嗯。” 他兀自笑起来。 外边雨没有立刻停的迹象,船家把船暂停在一侧古树形成的“帷幕”下,对他们说,要避会儿雨,免得水溅到船里,湿了衣裳。 临着岸边,又有风,看得到水浪拍打石壁。 烛台在竹帘上,摇曳出一道影子。 “你看没看过手影戏?” “手影戏?” “嗯估计你没看过。” 她记得小时候看电视里,有手影戏的节目,连着好几期。电视里两个人各自挽指,做成动物和人形,编纂出短小的故事,或是调侃事实。那时候她看到这些节目,隐约记得自己无聊时,也曾在藏书楼里借灯烛做过手影。 因为是自学,会的样子不多。 倒是看到电视节目时,跟着学会了不少。 时宜做了个兔子,想要说什么,忽就顿住:“今天是九月初九?” 难怪,桌上菜中有粽子和花糕。 他嗯了声:“你在做兔子的影子?” “看出来了?”时宜笑着动了动手指,竹帘上的兔子耳朵也微晃了晃,即兴给它配了音:“哎这广寒宫真是清冷,转眼就过了中秋,到重阳节了,倒不如去人间走走。” 因为怕隔壁那对年轻人看到,她声音很轻,却戏感十足。 他偏过身子,端详她的表演。 时宜轻轻吹了下烛台。 烛影晃了晃,兔子消失了,她转而跪坐在沙发上,自己的影子落在竹帘上,清晰而又单薄:“这位公子,我们可曾在何处见过” 淡淡的,温柔的。 这是她最擅长的古风腔。 他兀自扬起嘴角,配合着她,低声反问:“哦?是吗?” “公子贵姓”她双眼莹莹,声音越发轻。 他略微沉吟,去看她的眼:“周生,单名一个辰。” §第32章 独留半面妆(1) 周生,单名一个辰。 周生,辰。 周生辰。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船外细雨绵绵,没有风。 船内,那竹帘上的光影被无限拉长着,微微晃动着,隔壁的年轻人也怕打扰他们,并没有大声说话。所以她只听得到他,他也只能听到她。 她轻轻呼出口气,低声说:“公子的名讳小女曾听过。” |
学巴书馆(xuoba.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