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巴书馆 > 松本清张 > 死神之网 | 上页 下页 | |
六五 | |
|
|
“他不会窝藏在舟坂英明那里吧?” “也有可能。不过,未必在舟坂英明身边。大概在舟坂庇护之下,藏到什么地方去了。” “你们报社宇治山田通讯组的人不是说,有关舟坂的行踪,要同你联系吗?他有什么信息没有?” “没有,我从九州岛回到报社的时候,他还没通什么消息。也许过几天会有吧。” 迄今没有消息,看来那个中年通讯员忙得忘记这回事了,要嘛就是没有值得一提的事。从田村脸上的神色看,他根本就没存什么指望。 “这且不谈,黑池的替身,那个吊死的人,究竟是什么人?” “在什么地方弄来的呢?” 准备一具尸体,这事非同小可。采用的是什么手段,简直令人捉摸不透。两人都陷入了沉思中。 一清早,田村便叫起龙雄,他已经穿好了西装。 “这么早!” 一看表,还不到八点。 “哎,马上一起到筑场站去。” “筑场站?” “我昨晚想起一件事。” 龙雄马上起来穿衣梳洗。 旅馆的人给叫来一辆出租汽车。车一开出大町的市街,左面便是木崎湖。晨光熹微,湖水潋滟。 “去车站调查包着尸体的行李怎么到站的吗?”龙雄在出租汽车里这么问田村。 “正是。一步一步按次序查查看。” “上吊的尸体已经有五个多月了。到站也该在那个时候。” “五个月以前?不错。” 田村的神情有些疑惑。经龙雄一提醒,方才意识到这情况,颇感为难的样子。 “调查五、六个月前的到货情况,看来很麻烦。”田村望着站外的景致,嘴上这么说着。 “如果把包裹的大小限定在一个人的尺寸,未必很麻烦。”龙雄说了自己的看法,“尸体是零碎的,那又当别论。可是那具尸体是完整的。以往有过例子,有的装在行李里,有的包在包裹里,还有的盛在皮箱里。总之,大小都有那么大。” “也有的放在茶叶箱里的。” “我们就以这个大小为准,查起来会省事些。” 汽车开过木崎湖,沿着铁道疾驰。不一会儿便到了筑场站。 货物收件部就在剪票口旁边。 田村见到副站长,递过名片,说是因采访一桩案件,需要查看一下收货单存根。 “查五个月以前的?”年轻的副站长,神情有些不耐烦。 “我们只看一眼就行。”田村请求说道。 副站长拿出很厚一迭装订好的存根,他很快地翻着,田村和龙雄眼睛紧紧盯着。 重量、形状和容量是调查的依据。筑场是一个乡间小站,货运很少,小件包裹很多。副站长说,收货人都是附近偏僻乡村的人,来历都很清楚。除小件包裹之外,还有些是托运给当地发电所的电器机械之类。 在五个月之前的货单中没找到什么头绪。田村一直翻到最近的托运单。 “一个月前的恐怕不在此例吧?”龙雄低声说。 尸体腐烂得快成枯骨了。如果是一两个月前,臭不可闻,怎能发货。最有可能的应该在没有发臭之前,刚刚吊死的时候。而根据尸体,推定为五个月前,所以,龙雄认为查最近的到货是徒劳无功的。 这时,田村用手指指着一个地方问:“这件货是什么人来取走的?” 龙雄打量了一眼,上面写着: 木箱一个,重五十九公斤。品名,绝缘器。发货人,岐阜县土岐市××街,爱知商会。收货人。××电力公司白马村发电所。 到货日期在一个星期前。 “啊,那是到货的当天傍晚,有两个电工模样的人来取走的。”副站长搜索着记忆说道。 *** 走出车站,田村朝山路走去,一边说道:“事情越来越有意思了。” “刚才木箱的事吗?” “嗯。昨晚,当咱们从山上下来,走到村里的时候,不是有个背着孩子的老太婆吗?她问我们,‘你们是电力公司的人吗?’还说,四、五天前有电工进山来。这意味着在车站取木箱的家伙又进山了。” “照你的推论,木箱里装的是尸体,然后运到现场,吊在树上,是吗?”龙雄与田村并肩走着问道。 “是吧。” “可是,吊尸体的绳子经过风吹雨打,已经朽蚀不堪了。” “这点小玩意儿,做假还不容易。” “尸臭怎么办?”龙雄又追问一句。 田村像头痛似的,苦着脸说道:“昨天夜里睡下去后,左思右想,就是这一点想不通。我忽然想起老太婆的话,才觉得事有蹊跷。我上山去看了上吊的现场,哪里有什么架设高压线的工程。如果要竖立高压线铁塔,地会震动,可是没有这回事。所以,我很奇怪。因为牵挂这件事,方才查到木箱到货存根,心就跳了起来。可是,关于尸臭这一点,我觉得最伤脑筋。根据尸体腐烂的程度,肯定臭不可闻。不过,把尸体包好,木箱用布塞紧,也许臭味散发不出来。” “可能吗?” 龙雄还坚持怀疑态度。腐烂到那个地步,臭气一定非常浓烈。发货站和到货站的站务员,竟没有一个人发现? “总而言之,先把木箱的事查查清楚。道理上讲不通的地方,回头再说。”田村固执地说道。 沿着昨天的路,走到那个村落。 “好像是在这家门前。”田村仰头看了看低矮的屋檐说道。 田村喊了两声“有人吗?”没有人答应。喊了三次,才见老妇从后院轰着鸡出来。 | |
|
|
学巴书馆(xuoba.com)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