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巴书馆 > 名人传记 > 陈纳德 | 上页 下页 |
一 |
|
第一章 故乡 1.祖先来自法国 1776年7月4日。 美国费城独立厅楼上的自由钟敲响了。 《独立宣言》用铿锵有力的字句宣布: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北美大陆上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后来,美国政府和人民就把7月4日这一天,定为美国的国庆日。 然而,英国殖民者并不甘心于失败。英王咬牙切齿地说:“宁可丢掉王冠,决不放弃战争!” 英国援军越来越多。 美国大陆军渐渐抵挡不住英军的进攻。纽约一战,险些全军覆没,华盛顿本人也差点被英军捉住。 这时,被派往法国进行外交活动的富兰克林,巧妙地利用英法两国之间的矛盾,争取到了法国的军火支援。 1778年,美国和法国签订了同盟条约。法国派兵参加对英作战。接着,西班牙等国也在军事上援助美国。 华盛顿重振旗鼓,经过几年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强大的英军。 1783年,英国被迫签订《巴黎和约》,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在美国的这场艰苦卓绝的独立战争时期,1778年在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有一个姓陈纳德的法国耶稣新教徒。他家有三个兄弟,跟随拉斐德将军,参加了志愿军,赴美国同美国人民并肩作战。 三兄弟中有一个名叫斯蒂汶的,他就是本书传主克莱尔·李·陈纳德的祖先。 斯蒂汶在战争结束后,成了家,并且移居美国弗吉尼亚州的西南部,一个叫做阿尔比玛的地方。他开始种植烟草,并以此谋生。 斯蒂汶的儿子,约翰·纳尔逊,像他父亲一样富有冒险精神。 他只身携带一支来福枪,穿过原始森林,朝南行进,来到人迹罕至的田纳西州。过了一段时间,他继续向前开拓,深入到了卡罗来纳州。 接着,他在西进的途中,邂逅了哈娜·休斯顿。她是得克萨斯州开山祖山姆·休斯顿的堂妹。 约翰·纳尔逊与哈娜成婚。 他们给他们的长子取名斯蒂汶,为的是继承先父斯蒂汶的遗志,发扬开拓精神。 孩子渐渐长大。 显然,他也具有英勇冒险的陈纳德家族精神。继续西进,穿过密西西比州。终于到达路易斯安那州平原的水乡泽国,从此在这里落籍。 大约在1842年,斯蒂汶没有辜负先人的期望,在路易斯安那州购置了300亩良田。 路易斯安那州南临墨西哥湾。美国南方最大的港口——新奥尔良,就位于该州。 斯蒂汶打算将他的后半生希望和精力,全部都寄托在种植棉花和成家立业上。 他向法兰西斯·汤玛森求婚,随后娶了她。他们的儿子,名叫约翰·史东活·陈纳德,教名是约翰·杰克逊·陈纳德。 约翰·史东活长大后,其个性一若乃父。他尤其喜好到树木茂密的辽远地带遨游,狩猎,垂钓。 一次,他射出的一颗子弹,击穿了马贩子的毡帽。从而把这个专事欺诈的马贩子,驱逐出了这块土地。 就这样,约翰·史东活的名字,伴随着他的强壮与剽悍,几乎传遍了路易斯安那州。而且没有人不认为,他是全州最漂亮的年轻男子。 约翰·史东活娶吉茜·李为妻。 吉茜·李的父亲,名叫威廉·华莱士·李。他是当时颇负声誉的医生,曾经在弗吉尼亚州做过军医。而吉茜·李的伯父,罗伯特·爱德华·李,便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赫赫有名的南部联军统帅。 李氏家庭最初是英国的一个古老家庭,后来迁居美国。罗伯特·爱德华·李将军的个人观点,倾向于反对奴隶制,反对祖国分裂。因为是南方人,他又不得不违心地站在南方人一边。 南北战争经历了5年之久。 虽然李将军在多次战役中显示了他的非凡的军事才能,而且被人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将军之一”,最终随着北方的胜利和南方的失败,李将军于1865年投诚。尔后,他在华盛顿大学担任校长之职。1870年10月12日,李将军去世。 起先,吉茜·李一度拒绝约翰·史东活·陈纳德的求婚。因为在她心目中,未来的丈夫应当是温顺、体贴,而他却太粗犷了些。不过,最后他们还是成了婚。 |
学巴书馆(xuoba.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