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巴书馆 > 亦舒 > 画皮 | 上页 下页 |
十四 |
|
像其他化妆师一样,元师傅全部用笔。她用笔挑出颜料,摆放手背上调配,手背是她的颜色版。 不久,一副图画逐渐在人客脸上出现,轮廓分明,接着,元师傅处理双耳、颈项、双手以及双脚。 她编辑编辑描绘,可是落手并不缓慢,全身化妆,不过两个多小时。 妆成后人客站在全身镜前,只会得瞠目结舌“呀”地一声。 一位太太边落泪边咬牙切齿说“我会再来。” 她的女儿下个月要结婚了,新郎母亲比她年轻十年,体重又轻三十磅。她一直耿耿于怀,直至这一刻。 她放下丰富小费,微微笑着离去。 元师傅功德无量。她问文昌:“有什么心得?” “我留意她一双手。” “是,郭太太手指甲有灰斑,我替她遮去,修成小圆型,她很高兴。” “她脖子粗壮,经过阴影处理,纤细许多。” “正面看,透视较佳,侧边效果往往差一点,不过,亲友的注意力会在新娘身上。” “新娘会化妆吗?” “新娘才二十二岁,根本毋须化妆。” “可是你看化妆品广告总是找十五到二十岁的模特儿做特写。” “现在不用了,你们美术公司擅用电脑处理。” “有一位同事将模特儿肢体美化过,照片印出,才发现连肚脐部给她修掉,忘记补回了。” 大家笑了一阵。 文昌回家做功课。 文昌在义肢厂里借用配件,取回家,把自元师傅处学的技巧,逐一实件试验,如不满意,再留心学习,重做,然后,送回厂方。 厂方迅速给她回信,由美国都邦化工厂发出,措词文雅自然,给予文昌极大鼓励:“阁下杰作栩栩如生,予以义肢生命,及配戴者自尊,文小姐或许乐意参加敝厂制作部,我们产品包括人造皮肤及电子耳蜗。” 文昌深受吸引。 她注意到对方署名是刘祖光。 她依照网页号码参考都邦化工厂义肢制作,发觉总部设在华南,三小时车程可到,文昌不禁微笑。 义肢科技水平已呈一流,用者亦觉轻便舒适,可是外型却生硬欠缺自然。 制作部聘用蜡像制造师加工,像是像了,可不就是蜡像。 过几天刘祖光给她寄来一只小包裹。 文晶碰巧在妹妹家,看到顺口问:“阿昌,男朋友寄礼物给你?” 关怀之情洋溢脸上。 文昌拆开包裹,文晶一看,吓得跳起,“这是什么?” 盒子里有五六只人类耳朵。 文晶骇笑,“假的吧。”她伸手触摸,“哟,真的一样,微温,这用来做什么?” 耳朵大小不一,形状亦有分别,盒子里另外有一封信,附着一叠照片。 “文小姐,这是敝部门第一宗委任工程,希望你按着照片所示,替伤残者为他们未来耳壳化妆,为求惟妙惟肖”,署名刘祖光。 啊,文昌没想到她的工作得到欣赏。 最大鼓励是信里附着一张酬金支票。 照片里有两个是儿童,且都是小女孩,一个天生没有左耳壳,另一个,后天受伤,失去耳壳。 文晶恻然,“阿昌,先替这两名服务。” 文昌答:“明白。”她放下资料。 “能亲自见到伤者本人又更好可是?” “那当然,不过,现在效果也不会差,元婴师傅是一个宝藏,我真幸运,从你处认识了她。” “阿昌,明日你姐夫五十岁生日,你来吃碗面。” 文晶说:“他好多了,每天为儿子补习数学,我对他另眼相看。” “他现在时刻在家?” “开头我还不惯,像换了一个人,只喜欢到公园散步及遵医嘱踏三轮车运动,体重减去五十多磅,衣服全部重新添置,变了,完全变了。” “最高兴的是孩子们吧。” “那当然,他们父子在书房做模型军舰军机军人,哎呀,士兵只得一吋高,五官制服却绘得栩栩如生,蔚为奇观。” 文昌的心一动,“一定要参观。” 第二天下午,文昌提早到姐姐家,他们三父子正合作做二次大战时英军战斗飞机,全神贯注,目不转睛。 文晶叹口气,“我终于有家了。” 文昌发觉他们用的油漆及画笔都是精选,可以借用,于是问外甥们要了一套。 杨光抬起头来,文昌已经笑说:“姐夫,我是阿昌。” 酒店职员送蛋糕来,母子出去看视,只剩文昌与姐夫在书房。 文昌看着杨光,“姐夫,你痊愈了。” 他只是笑笑。 “你也乐得享这清福。” 他点点头。 “姐夫,你识得我没有?” 文昌忽然轻轻答:“你是阿昌,一向最爱护我们。” 文昌忽然轻声说:“你其实也记得其他女人可是?” 杨光不出声,过一会说:“阿昌你冰雪聪明。” 文昌轻轻说:“不认识最好,你也看见了,她们可不关心你的健康,开口闭口只提着她们的福利。” 杨光叹口气。 文昌低声说:“那其实也是应该的,她们拿青春岁月来换取物质,一个女子最好的年纪……” 杨光却说:“我都忘记了,”这次他脸上并没有露出茫然之色,“阿昌,我眼中只有两个孩子。” |
学巴书馆(xuoba.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