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巴书馆 > 司马辽太郎 > 关原之战 | 上页 下页 |
四一 |
|
家康脸色陡变。家康自幼一遇到意外事态,脸色就掩饰不住变化。有时拚命咬指甲控制。长政凑上前,建议道:“转移到距这里四里八丁外的近江大津城,如何?在下已和大津宰相(大津城主京极高次)说好了。舍弃这座不安全的宅邸,如何?” (最好。) 家康心里这样认定。待在大津城等待江户兵马驰援,无疑是此刻最安全的决断。然而,家康又改变了主意。像换了个人似地容光焕发。他说道:“甲州(长政)大人,感谢挂虑。转移至大津城,人们会说家康惧敌,逃离伏见。若流传这般名声,我则不能作为武将施展军威于天下。我依旧住在这里,才是良策。” 年少的长政啊了一声,感叹家康老练的智慧与胆量。退下后,向待在休息室里的诸将转述了此事。 “唯有冲出了战乱时代的人物才说得出这番话。” 休息室里的细川幽斋说道。幽斋乃忠兴之父,在儿子的俸禄之外,他单独领取年禄四万石,任丹后宫津城主。 “内府说了,名声一旦低落,很难笼络人心,人也不好调动了。” 长政补充说道。 接着,加藤清正与加藤嘉明出现在家康面前。 “辛苦了!” 家康板着面孔,与接见长政时不同,脸上微笑消失了,态度非常傲慢。家康觉得对待清正这样的武夫当示以威严。 “听说大坂闹哄哄的。” 家康微微晃头,神情困倦地说。那样子好像觉得面前的人毫无价值。 “那件事,主计头,可有耳闻?” “哎,有的。所以在下前来担任警戒。” 清正还想往下说。见家康漫不经心,感到迷惘,到嘴边的话又吞了回去。 “治部少辅策划着要灭了我。” 家康说出了清正最讨厌的名字来刺激他。接着命令近侍拿来一套洋式甲冑,这是由西班牙进口盔甲改造成的日本式甲冑,头盔和铠甲银光闪闪。这是家康喜爱的甲冑之一,但他只披挂过一次。 “主计头,左马助(嘉明),二位对这套盔甲有何印象?” “啊?” 二人挺起腰来。 “你俩参加过天正十二年(一五八四)的小牧之役吗?” “小牧之役”通称“小牧·长久手之战”,是信长死后秀吉在争霸天下过程中发生的战役。当时秀吉的敌手就是德川家康。最后家康军大捷。 “我在那场交战中……” 清正不觉垂下了头。话题涉及自己的故主秀吉毕生仅有的败战,他心中不悦。 “那时我还年轻,首次带五百火枪手和二十名骑马武士上了战场。” 在撤退战中,清正与堀尾茂助——即堀尾带刀先生吉晴,现任远州滨松城主,年禄十二万石,此前担任过问罪使——主动请缨殿后,待主力军撤退他们恶战苦斗退去。 “小牧之役之际,我穿戴的就是这套盔甲。” 家康说道。二人低下了头。加藤嘉明在那次战斗中任侦察兵头领,眺望过家康军阵地。当时,家康穿戴的恐怕就是这套盔甲。 “由于打败了英勇善战的故太合殿下,我特别珍惜这套盔甲。现在从箱子中拿出来修补。正赶上听说大坂的黄毛小子们要闹事。我再披挂它,重显小牧之役的威风。三位有何感想?” 这是恫吓。二人束手无策,回答道: ——何人敢和大人交战。 这一段对话,后来成了广为流传的话题,传到了大坂。德川家诸将尤喜兴致勃勃议论之。 (在内府面前,连清正都吓得脸色刷白呀!) 闻听者胆战心惊地这样想象着。 家康继续巧妙地为自己制造声望。 §20.暗杀 一个行商飞快走过大坂城的京桥,脚下生风。各城门门卫的眼睛都紧跟其行踪。 (他是何人?) 众人都这样怀疑,因为那人的行动异常敏捷,不像普通商人。须臾,那人戴着斗笠站在石田宅邸前,要向门里走去。 “你是何人?” 门卫喊他站住。他还是飕飕快步往里走。一个门卫咻地投去一根木棒,想绊住他双腿。那人一跳,躲了过去,利索地掀起斗笠,龇牙笑道:“是我!” 观其步态,像个年轻小伙。但斗笠下的脸庞已初入老境了。 “啊,岛大人!” 门卫一喊之际,这位石田家家老岛左近的身影已经进了宅邸。他洗了手脚,令家臣拿来衣服,换上了。左近的家臣谁也不知主人去了何处。左近在小书院拜谒了三成。 “一路平安否?” 三成的表情轻松下来。左近潜入京都和伏见调查情况。亲眼侦察之后返回了大坂。 “情况如何?” “闹腾着要发动战争。” 左近回答。 *** 左近看到的确是大战前夜的紧张态势。原因是这样的,家康夸大宣传道:“大坂的大老前田利家和奉行们正在备战。”并派急使至江户搬兵,命令率大军驰援。 ——呀,伏见要开战了! 整个江户沸腾起来了。家康之子秀忠的部将榊原康政,立即率轻兵七千经东海道,一路疾行,奔向伏见。榊原康政时年五十二岁,长着一张土包子脸,没甚么文化素养,仅会写自己名字。他生于三河榊原村,少年时代就侍奉家康身边,一贯机敏,转战各地,有着名副其实的身经百战军功履历。 榊原康政精明机智。大军抵达近江膳所,伏见的同僚井伊直政遣来急使慰问:“感谢到来。”并介绍情况:“目前情势尚不需要动用弓箭刀兵。” |
学巴书馆(xuoba.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