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巴书馆 > 张扬 > 第二次握手 | 上页 下页 |
二一一 |
|
§第八十八章 相对无言 苏冠兰和鲁宁分别拉住两块猩红色织锦帷幕朝两边拉开,接着两人又将乳白色纱帘朝两边拉开。充斥在贵宾室内的昏黄暗淡顿时扫荡无余,透过落地大窗可以看见机场上空万里无云,一片瓦蓝。原来沉浸在朦胧中的沙发、茶几、博物架、屏风、地毯、画幅、盆景和盆花等一切陈设全都沐浴在耀眼的光亮之中…… 周恩来总理恰在这时出现在贵宾室门口。 这是丁洁琼回到北京后第三次见到周恩来了。 周总理从国外回到北京的当天夜里,就跟邓大姐一起到“菊苑”看望这位归国女科学家,宴请她并作了长时间谈话。作陪的是丁洁琼大学时代的老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名物理学家凌云竹院士。 第二次见到周恩来是在首都科学会堂的欢迎会上。 今天,周恩来仍然身着深色中山服,也依然步履稳健,只是没有笑意,表情上更多的是关注和忧虑。贵宾室中的一切他尽收眼底。伫立一秒钟之后,他快步走进来…… 丁洁琼抓着挎包,伫立原地,似乎一时反应不过来。确实,眼前发生的事情是她没有想到的。 周恩来专注地望着丁洁琼,一直凝视丁洁琼。他就这样走过来,直走到女科学家面前,伸出手…… 丁洁琼伸出自己的手之后,才发现周总理伸出的是两只手。女科学家赶紧把挎包捋好,把左手也递过去。她立刻感到双手暖烘烘的。 “洁琼,我没有迟到吧?”周恩来问。他的话像是开玩笑,但女科学家听着却别有一番滋味。她迎视总理,默然不语。 周恩来把丁洁琼一双柔软的、凉津津的手攥在自己的两只大手里,有力地握了握,摇了摇,松开,用右手做了个手势:“我先跟同志们见见面吧。” 丁洁琼左后方是凌云竹和宋素波。周恩来跟他们是老朋友了。总理伸出手,语气中含着很深的感情:“云竹,素波,你们比我先到。你们辛苦了。” 接着,总理挽着丁洁琼:“来,你跟着我。” 说着,周恩来已经跨到几米外那位额头凸出,面目清癯,瘦削挺拔,灰白头发的中年人面前。他凝视对方,声音轻而浑厚:“苏冠兰教授吗?” “是的,总理。我是苏冠兰。”教授个头太高,上身微微前倾。 “在越南整整工作了一年,”周恩来打量着苏冠兰古铜色的肌肤和憔悴的面容,“很忙,很累,很艰苦啊。” “为人民服务。”苏冠兰“情急智生”,这么答了一句。 “你们在越南的工作成绩很突出。”说着,周恩来招招手,从稍远处把鲁宁叫了过来,“鲁宁同志,卫生部和医科院认真安排一下苏冠兰教授等赴越专家回国后的休假问题。考虑选择适宜的冬季休假地点。回头将情况告诉我。” “是,总理。”鲁宁的派头仍然像个军人。 “柳如眉同志,”周恩来转向鲁宁身边的阿罗,“这事,你帮我督促他。” “总理交代的亊,他一定能办好的,从来不要人督促。”阿罗笑着挺挺胸,也像个军人。 首都机场场长匆匆走进贵宾室,来到周恩来身边,凑近总理耳畔说了两句什么。 周恩来举腕看看手表,回答了一句,还摇摇头。接着,总理的目光重新凝聚在苏冠兰教授脸上,声音仍然很轻,然而很清晰地说:“谢谢。”然后,他把右手伸给苏冠兰身旁那位单薄瘦小、脸色苍白而五官端正的中年妇女:“玉菡同志吧?” “是的,叶玉菡。” “谢谢你,玉菡啊!”周恩来的语气忽然有所变化,“哦,两个小孩呢?” “一个上小学,还有一个上幼儿园。” 周恩来听了点点头,将面孔略略侧过去,泛出微笑。这是他跨进贵宾室后第一次露出笑意:“我想我不会认错的,这位是你们的大孩子吧——小星星同志。” 站在妈妈身旁的金星姬笑着,两眼泪花闪烁,只顾连连点头;她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于是就不说话。 周恩来松开小星星的手,后退两步,两手交握放在胸前,朝大家连连颔首致意:“谢谢同志们!大家对丁洁琼教授的关心,使我感到温暖,也一定使洁琼感到温暖。” 凌云竹夫妇、苏冠兰夫妇和小星星相互看看,还有随在周恩来身后进来的人们,不约而同鼓起掌来。 周恩来收敛了笑意,回到丁洁琼面前,望者对方,拖长声调,语气感慨:“洁琼啊……” “总理,”女科学家迎视周恩来,“我,我正想告知您呢……”周恩来望着她,等待着。 “总理,我已经决定不走了!”丁洁琼一字一顿。 “哦?”周恩来愕然,周围的人们也感到惊讶。 “是的,我不走了!刚才服务员通知登机时,我就起身打开挎包,打算把我的决定告诉她,并请她帮忙退票的。”丁洁琼说着,双手端起挎包,“可就在这时,您来了……” “好啊,太好了,洁琼!”周恩来深深舒了一口气,满面笑意,“让我当一次机场服务员,给你这位不寻常的旅客办理退票手续吧。” 丁洁琼脸颊泛红,有些腼腆。她打开挎包,找出机票。 周恩来接过来瞅瞅:“啊,昆明……” |
学巴书馆(xuoba.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