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巴书馆 > 关仁山 > 白纸门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七五 | |
|
|
翻开麦氏家谱的血脉卷就有这样的记载,乾隆八年是秋,蟹乱村灭,房倒屋塌,匪蟹没顶,麦家老祖携族人逃难,误入蛮荒地带,水尽粮绝,濒临灭族。是夜四更天,斜风裹来一场细雨,匪蟹爬来,其声嗡嗡成韵,四野阵阵鲜气。族人大惊。老祖食欲引逗而出,望着眼前铺出的青蟹,吼了句:“拿酒来。”族人抬来成化年间出窑的黑釉大酒瓮。老祖别出心裁将螃蟹装进酒瓮,拿老酒浸透泡熟,族人就很鲜美地吃起来。醉蟹拯救了麦氏家族,使雪莲湾麦家人丁兴旺,支脉广布。吃醉蟹是麦氏家族的传统,慢慢地,雪莲湾人都吃起来,现在还通过外贸部门出口到海外。七奶奶自豪地说:“就像龙帆节一样,以麦家为核心的醉蟹节流传好多年头了。”麦翎子依稀记得,前些年过节,都由麦氏家族德高望重的七奶奶将螃蟹倒进酒瓮里,浸泡七天七夜,然后由七奶奶将醉蟹装进无数小瓦罐里,零零散散地埋进村头的土堡。过节的时候,村里男女老少拿锹在土堡里挖罐子,谁挖到谁吃,七奶奶管找醉蟹叫找福,讨的是来年的好运气。由于醉蟹节的特殊意义,就在老河口西侧的泥岗子上筑造了麦家祠堂。祠堂背靠老河口劈出来的没有规则的土崖,前面是奔放的大海,它的两侧是平缓狭长的海滩。七奶奶说:“当初建祠堂是风水先生相中的,祠堂是麦家的骄傲,也是村人虔诚的依托。”百年祠堂被人膜拜和祭祀而衍成古老礼仪,于是它存在的意义伴随时光早已让文化将它从实物中异化出来,记录和昭示着麦氏家族的荣光,醉蟹节没了,麦家祠堂也被闲置冷落了。疙瘩爷委实不解,吃醉蟹的强悍家族怎么说败就败了呢?而且麦氏家族出现的明显特征是阴盛阳衰。 麦翎子高考分数段进了省外贸学院的自费段,如果能拿出几万块钱,麦翎子这会儿早坐在了省城的大学课堂。麦翎子去哪儿找那么多钱?疙瘩爷当着支书,可他非常廉洁,从不多吃多占。面对着七奶奶的白纸门,爷爷不能伸手。但是,麦翎子看出来了,疙瘩爷想让她跟姐姐一样,在乡里给麦翎子谋一份工作。谁知麦翎子心高着呢,小小雪莲湾压根儿不在她眼里。麦翎子不明白疙瘩爷为什么如此反对麦翎子继续上学、厌恶麦翎子看书。如果仅仅因为麦氏家族历史的“寒食日”,那疙瘩爷就太不应该了。分数段下来不久,麦兰子麦兰子曾操持着在家族和亲戚中间为麦翎子上大学集资,大雄姐夫第一个响应。疙瘩爷知道后脸色十分难看,没鼻子没脸地将麦兰子骂了一顿:“胡来,一个姑娘家上啥大学?上了又管蛋用?”麦兰子被疙瘩爷给骂愣了。有了钱就能改变麦翎子的命运,钱可真是好东西哩,麦翎子在心里埋怨疙瘩爷。她试图拉拢七奶奶站在自己这一边,可是,七奶奶在麦翎子上学的问题上,观点跟疙瘩爷是一致的。 疙瘩爷总想跟麦翎子说说话。那件几乎褪成灰黑颜色的青布夹祆常年懒散地披在疙瘩爷身上,脸上蒙了一层厚厚的油烟和尘土。听说爷爷近来在村里工作中遇到了一些麻烦,人瘦了一圈。麦翎子觉得爷爷老了,也该退位给年轻人了。疙瘩爷望一眼没麦翎子就勾腰咳嗽起来,麦翎子赶忙上去给疙瘩爷捶背。疙瘩爷不咳了,稳了心说:“翎子,爷跟你商量个事儿。”麦翎子知道爷爷没好事情跟她商量。但是老头的心病不讲出来,就会引发出一串更坏的病来。麦翎子点头说:“俺听着哩。”疙瘩爷的眼皮索索抖着说:“咱雪莲湾有句土话,富不串邻,贫不串亲,你姐说的集资上学的事,让爷给拦啦!”麦翎子说:“俺知道,俺压根儿就没指望能成,您又想着这事啦?”疙瘩爷好像没听麦翎子回话,接着唠叨:“你可别怪罪爷爷啊,那样一来,不成,丢人,成了,咱麦家也全都没脸面了。”麦翎子烦了,没好气儿地回嘴说:“您就快别提脸面了,俺看你和姐姐根本不讲脸面。你们都变了!你们在村里乡里当着干部,俺沾不上你们一点光!”疙瘩爷继续缓慢迟钝地说:“翎子,这阵儿你心里难受,爷知道,等你稳稳心,爷爷给你在乡里找个差使吧!”麦翎子倔倔地说:“俺不干,俺可不是兰子姐。”疙瘩爷恼了:“你这孩子,还那么任性。这也不干,那也不干,你到底想干啥?你兰子姐咋啦?她刚毕业的时候,就在村口开了一个小酒店。一点点来嘛!”麦翎子迟疑了一下问:“爷,俺到要听听,您到底想让俺干啥?”疙瘩爷咳了一声说:“俺看啊,给你开个醉蟹铺挺好,你七奶奶教你做醉蟹的法子还记得么?”麦翎子心里一下就火了,强压着火气,嘴上只好说:“记得,咋不记得?” | |
|
|
学巴书馆(xuoba.com)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